爱豆看书 > 女生耽美 > 挟明 > 第586章 议和之弊

第586章 议和之弊(2 / 2)

毕竟,南廷不愿出兵对敌,主动遣使议和之势,已就完全示弱之表现也。

所以,随谈判进行后续,兵部右侍郎左懋第、太子少傅陈洪范等人,亦竟公然被得清廷扣押在了京城之中。

仅放倪元璐、史可法等大员回南,以抚南明众臣。

美其名曰,和谈事妥,只不过无饷,清军不好即刻出兵而已。

按多尔衮的心思,此番计成,一来横敲竹杠,要钱为先。

二来,旦有南明松懈,后继南侵,也可尽打南朝一个措手不及。

.............

总而言之,言而总之,此番南明首倡之议和举措,彻底葬送了短期覆灭清廷的最佳时机。

此消彼长下,偏安一隅,短志的弘光朝廷,或终究走了养虎为患之老路。

待是放任清军西向捷报频传,到了那时,敌强我弱,弘光亦危矣。

《六国论》所言赂秦图安之词,言犹在耳,只奈何今日不暇远顾。

如之奈何?如之奈何......

——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

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

或曰:六国互丧,率赂秦耶?

曰:不赂者以赂者丧,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。故曰:弊在赂秦也。

——秦以攻取之外,小则获邑,大则得城。

较秦之所得,与战胜而得者,其实百倍;

诸侯之所亡,与战败而亡者,其实亦百倍。

则秦之所大欲,诸侯之所大患,固不在战矣。

思厥先祖父,暴霜露,斩荆棘,以有尺寸之地。

子孙视之不甚惜,举以予人,如弃草芥。

今日割五城,明日割十城,然后得一夕安寝。

起视四境,而秦兵又至矣。

然则诸侯之地有限,暴秦之欲无厌,奉之弥繁,侵之愈急。

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。

至于颠覆,理固宜然。

古人云:“以地事秦,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

此言得之。

......

再后因去和谈顺利之形势,南廷对得山东部江北四镇亦有进步调遣事。

一,重用黄得功,鼎力防驻济南,全盘接管山东军务。

并力主原驻滁州黄之一镇数万军卒,尽数开赴向北,进入山东界,以行黄河南岸多地接防之事。

二,高杰凤阳原部,正式批文下旨,由代高进库辖制,就地精兵减员,后续可堪河南派遣事。

三,刘泽清、刘良佐两部十余万部众,以兖州、临沂为据点,亦重设战略重镇。

原扬州、徐州余部,择日北取,原驻地亦分派辖管,两地治军,暂作缓冲,以期后续视情况再堪定夺。

明显,此来遣调事,是想尽将山东南部,吃稳并复南明治下。

意为进取之法,只可惜,山东无险可守,而那原江北四镇,又虚以委蛇。

正所谓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

计成不成,优劣之情尚不足论,

如此乱为,后患无穷,灾祸已就不远是也......
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