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豆看书 > 女生耽美 >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> 第315章 济州岛的战略价值

第315章 济州岛的战略价值(1 / 2)

说到这里,颜思齐突然面色一沉,叹息道:

“唉,奈何想法看起来合情合理,真正实施起来却是事与愿违啊……”

听了颜思齐的话,李国助释然了,不再怀疑杨天生也是穿越者了。

左宗棠能想到在新疆发行军饷银币,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。

一是已经认识到欧洲银币成色固定,无需称重,交易便捷的优点。

二是为了利用银币标准化、成色固定的特点,遏制军队克扣之风。

而杨天生同样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两点,

加上他又很有经济头脑,能想出这样的主意也就不奇怪了。

当然促使左宗棠构思出军饷银币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,是为了规避政治风险。

清朝货币发行权严格掌握在户部,地方不得私铸。

左宗棠若直接发行“新疆通宝”类货币,可能被朝中保守派弹劾“僭越”。

军饷银币强调专款专用,属于临时军事财政措施,而非挑战中央铸币权,更容易获得清廷的批准。

还有就是清朝当时名义上仍维持着“银两+铜钱+宝钞”的货币体系,左宗棠若公开推行“银币化改革”,会被视为否定祖制。

“军饷”名义则可淡化对传统货币体系的冲击。

第一点在南海边地公司并不存在,杨天生肯定不会考虑。

第二点在南海边地倒是有一定影响,但杨天生肯定不是怕会被人视为否定祖制,而为了规避民间阻力。

在传统货币体系下,商民习惯称重交易,若突然强推“官版银币”,可能遭抵制。

以“军饷”为名义可以提供缓冲期,先让军队试用,等待民间自发跟进,类似现代的“试点”政策。

这一点左宗棠也是想到了的。

虽然不怀疑杨天生是穿越者了,但既然察觉到颜思齐对军饷银币已经失去了信心,李国助可就不能无动于衷了,于是就沉吟起来。

片刻之后,他突然展颜一笑,摆了摆手道:

“颜叔不必如此,依我看军饷银币肯定能够成功,最近招兵之所以不如预期,”

“主要是因为辽民对银币和银行都太陌生了。”

“不管怎么说,咱们现在都已经招募到了四千常备军,”

“再加上最早训练的一千常备军,已有五千之数。”

“这个规模的军队按月领饷,也足以使永明银元迅速形成流通规模了。”

“他们用军饷银币向民间购买物资,商民因交易便利逐渐接受,”

“由此便可形成军营到民间,民间再到军营的良性循环。”

“我估计从下半年开始,咱们的征兵速度就会快起来了。”

“但愿真能如贤侄所言吧,否则我们明年未必能有拿下济州岛的实力呢。”

颜思齐苦笑了一下,显然对此并不乐观。

“没事,就算是以现在的征兵速度,我们明年也能拿下济州岛。”

李国助摆了摆手,云淡风轻地道,

“以现在的线列战术,我们有三千训练有素的职业军队就足够攻占济州岛了。”

“我们现在已有五千常备军,其中一千早已是精锐之师,”

“新招募的四千从现在开始训练,到明年肯定也足够成为精兵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