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8章(1 / 2)

此事一出,这母子俩生前在京中所行的种种事端再无人追究。京中百姓素日怜悯弱者,见状皆痛斥靖安伯逼死发妻嫡子,当街指责其薄情寡义。

陛下闻听此事更是震怒,当即降下懿旨,革去其官职、褫夺世袭爵位,贬回原籍不得再入京城半步。而侯夫人的娘家,杨家二房与靖安伯府本有姻亲勾连,为免祸及宗族大房,她近些日子正四处奔波,周旋于权贵之间打点疏通。

她本想待此事风头过去,腾出空来再为长子谋划亲事,却不想昨日忠勇侯回府后,竟整日愁眉不展,独自一人在书房枯坐到三更天。侯夫人心下疑虑,特意招来忠勇侯身旁的张管事细细盘问,方知事情原委。得知真相时,她只觉如遭晴天霹雳,怔在当场半晌回不过神来。但转念一想,长子这些年不近女色,虽说暂不能娶妻,且他又不屑于纳妾,可身边连个知心侍婢都没有,实在太过反常。越想越觉忧心,竟至彻夜难眠。

这不,今日天刚破晓,她便早早起身,精心挑选了贵重礼品,又梳妆打扮妥当,这才命人备车往洛水瑶处而来。本想赶个大早登门,却又怕失了侯府夫人的端庄风度,是以强压心急捱到辰时三刻才出门。

谁知好不容易到了地方,却被告知洛水瑶一早便去了右相府,尚未回府。她心中虽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,面上却仍维持着贵妇人的仪态,只得留在府中,望眼欲穿地盼着洛水瑶早些归来。

洛水瑶对她的心思浑然不觉,闻言又浅笑道:“多谢姨母挂怀,我一切都好。倒是劳烦姨母等了这许久,怎么不派人知会我一声?”

侯夫人岂会没想过派人去寻?只是洛水瑶身在右相府,她素日最看重颜面,若遣人催促之事传入右相夫人耳中,难免落人话柄,是以只能强耐着性子等。闻言,她忙摆手道:“不妨事,姨母如今赋闲在家,有的是功夫候着。你既与右相夫人才认作母女,自该多亲近些。”

说着,她挪了挪身子,又道,“只是这小院到底窄了些,不若今日便随姨母回侯府吧?你的院子姨母一直让人打扫着……先前是姨母糊涂,做了错事。但姨母知道,瑶瑶素来心善大度,不会怪罪姨母的,是不是?”

侯夫人这般放下身段的模样,倒是令洛水瑶有些意外。她心中本就猜测这侯夫人突然上门必有缘故,莫不是仍想将她带回侯府?可今日听其言语,好似不是这般。

她眼眸微闪,装作未听出侯夫人话中深意,只浅笑道:“姨母这话说的——我怎会责怪您?您与侯爷对瑶瑶的恩情,我一直铭记在心。可我毕竟与侯府没有亲缘关系,实在不便长期住在侯府。而且我家中尚有姑母亲人,日后我肯定是要将他们接到京城来的,如此一来,又怎么能一直住在侯府呢?”

侯夫人闻言轻点颔首,个中缘由她如何不知?她本欲将人接入侯府,好叫自家儿子近水楼台先得月,如今听对方提及姑母亲人,纵有万般打算也不便再强求。

她唇角微扬,指尖轻轻覆上洛水瑶置于案几的手背,柔声道:“我素知你是个至孝的孩子,我与侯爷心里头总记挂着你,生怕你在外头吃穿用度不遂心。既如此,姨母便不强人所难了。只是你须记着,若住得不畅快,千万要与姨母说。这京城里头,有我忠勇侯府为你撑着腰,纵是高门贵胄来,也没人敢轻慢了你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