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马嘶鸣,铁蹄踏碎春泥。北凉的黑色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,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巨鹰。三岔口南十余里,武安公蒙阖高踞马背,银白的须发在晨光中泛着冷光,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睛紧盯着前方扬起的尘土。
\"报——\"一名斥候飞马而来,在蒙阖马前勒住缰绳,\"禀武安公,唐皇于一刻钟前曾在此驻军修整,如今正向西盐州城方向而去!”
蒙阖嘴角扯出一丝冷笑,右手不自觉地抚上腰间那柄伴随他三十年的战刀。刀鞘上镶嵌的宝石在阳光下闪烁,似乎昭示着他一生征战中,那一场场的大胜。
“李胤小儿,想去突袭盐州?”他的声音沙哑却洪亮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传令全军,加速追击!今日必要取那黄口小儿首级,献于陛下!”
蒙家子侄,副将蒙昇驱马上前,年轻的面庞上写满忧虑:\"叔父,唐皇撤退有序,还在途中埋置机关,前方地形复杂,恐有埋伏,不如...\"
\"不如什么?\"蒙阖猛地转头,眼中寒光乍现,\"老夫征战四十载,什么阵仗没见过?李胤不过二十出头,黄口小儿罢了,也配与老夫玩兵法?\"
蒙昇还想再劝,却被蒙阖抬手制止。老将军环视四周,五千精骑已列阵待命,每一张面孔都写满对胜利的渴望。这些都是他亲手带出来的北凉精骑,曾随他马踏西域三十六国,饮马瀚海,也曾跟随他踹开长安城门,为北凉定鼎新都。
\"儿郎们!\"蒙阖高举战刀,声音如雷,\"唐皇就在前方,谁能取他首级,赏千金,官升五级,必可青史扬名,流芳千古!\"
五千铁骑同时发出震天吼声,战马躁动,刀枪如林。蒙阖满意地点头,一夹马腹,黑色战马如离弦之箭冲出。身后,北凉铁骑如黑色洪流般涌向前方,身后尘土飞扬,遮天蔽日。
三叉口很快口就在眼前,此处地势渐险。西南侧山崖陡立,东北却是一座稍微平缓的土石山,中间一条窄道蜿蜒向北,另外一条通向西北,正是连接南北,和西北诸城的重要枢纽,原本此地是有哨塔存在,蒙阖听闻唐皇领兵南来时,下令将哨塔暂时废弃。
“武安公,此地险要,恐有埋伏。\"老参军杜预驱马上前,花白胡须因急促呼吸而颤动,\"不如先派斥候探路...…”
蒙阖嗤笑一声:\"杜参军,你是服老了?李胤若有埋伏,何须等到现在?他分明是兵力不足,只能狼狈逃窜!\"他转头对传令兵喝道,\"传令下去,全军突击!务必在天黑前咬住唐军主力!\"
杜预还想说什么,却被蒙阖一个眼神瞪了回去。老将军心中早已盘算清楚:此战若成,不仅能一举擒杀唐皇,彻底改变天下形势,也能让自己蒙家在北凉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。那个靠裙带关系上位的白孤鹭,还有什么资格在他面前耀武扬威?
战马再次前行,终于到了三岔口中间,蒙阖忽然注意到前方竟然有几株大树被故意砍倒在路中央。
“嗖!”一支飞箭将他身后一名校尉的性命收割。
“有埋伏!备战!”杜预疾声提醒!
一丝不安掠过蒙阖心头,但很快被骄傲压下。\"困兽之斗罢了。\"他喃喃自语,手中长戈高举:\"全军听令,准备接战!\"
就在此时,东北方小山包上突然响起震天号角。一杆唐军旗帜从山顶上竖起,箭矢如雨点般朝北凉军落下。最前方的北凉骑兵顿时人仰马翻。
\"埋伏!\"蒙昇大喊,\"叔父,我们中计了!”
蒙阖脸色铁青,却不见慌乱:\"慌什么?”他抬头望向山包上,一面金色龙旗之下,一个身着明黄战袍的年轻身影正俯视战场。
即使相隔甚远,蒙阖也能感受到那目光中的冷静与自信。那确定,那就是唐皇李胤,他本以为不堪一击的对手。
“好个李胤..….”蒙阖咬牙,心中第一次升起对这位年轻帝王的重视。但那片当头罩下的箭雨,已使得他麾下数百人伤亡。
蒙昇也是肩头中箭,仍坚持护在蒙阖身前:\"叔父,我带亲兵护您后退!\"
蒙阖却出奇地平静下来。他望着混乱的战场,看着自己精心培养的骑兵一个个倒下,忽然笑了:\"老夫一生征战,未尝一败。今日竟被个毛头小子连番算计,哼,今日不杀李胤,难平我心头之气。\"
他拍了拍跟随自己十年的战马:\"老伙计,今日又要与你痛痛快快大战一场了。\"战马似乎听懂了他的话,轻轻蹭了蹭主人的肩膀。
蒙阖整了整铠甲,将头盔戴正,银发在硝烟中格外醒目。\"蒙昇,你带负伤的弟兄们从西侧后退。老夫亲自去取李胤首级。”
\"叔父!\"
\"这是军令!\"蒙阖厉声道,随即语气又柔和下来,\"你还年轻,北凉和蒙家...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。\"
说完,他不再理会蒙毅的呼喊,策马走向前。青铜长戈散发的寒光,映照着他布满皱纹却依然坚毅的面庞。
\"李胤!\"蒙阖突然仰天长啸,声如洪钟,\"可敢与老夫一战?!\"
山包上,年轻的唐皇似乎听到了这声挑战。他微微抬手,唐军的箭雨暂歇。李胤的声音清晰地传下来:\"武安公蒙阖,朕敬你是当世名将。若肯投降,朕必以国士之礼相待。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