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常州县令阎应元委婉所求,萧靖川马不停蹄,决意夜不留宿,即刻启程,直奔镇江府去,行筹粮募银之事,以期尽快得解常州、丹阳两地危局事矣!
瞧此国公果决身姿,家中小桌前那阎应元,跟同后起,倒也不多拘泥小节。
其较对之眼前锦萧郎来,满面期许指盼之情,溢于言表。
“呃......”
“国公!”
“拜托啦!”
“大恩不言谢,应元,携常州合县万余灾民百姓,在此就恭候佳音了!”
言毕,应元拱手,直愣不多客套挽留,而仅恭顺头前作引,将是萧来几人往得院前小门处带去。
待是几人堪踱脚步,近来门前时,亦正好这会儿上,长庭从外撞进,碰个对面。
“呦呵!”
“诶,将军,你们谈完啦?!”长庭莽言。
“啊,是,谈完啦。”
“外边队里的弟兄,茶都喝上没有,呵呵......”萧来随言调笑。
亦正直到此刻,跟后的阎应元直性,才堪终是恍然,己身刚下言间,一心扑在正要事情上,竟是对得合来队中诸员如此慢待,招呼不周,甚缺礼遇。
“欸呀呀!”
“是也,是也。真真我之罪过也!”
“这......,这......”
“在下失礼,太过失礼呀!”
“诸位到我家中一趟,竟是连奉碗茶,我阎应元都做不好。”
“惭愧!惭愧无地,我......”
应元羞于启齿,难堪自责,当人身前,涨红一张脸去。
“哈哈哈哈......”
“老马你瞧,这阎应元愣起来,倒还真有几分童趣!啊?!哈哈哈......”
“行啦,不碍的。”
“经此一面,我倒也是瞧出来了。”
“你呀,就是个耿直无邪,认死理儿操劳奔碌的命啊!”
“诶?!对啦。”
“临走,我倒还有一事。”
“刚下一直没工夫问你。”
“想在黄河岸边,我可是曾叫阎伯给你捎过一封荐信。”
“说去这也有尽月余光景了吧,那信你应是收到了才对?!”萧郎忽为提来此情。
“呃......”听及,应元面色竟更有些尴尬,点头回应。
“恩?既是如此,那这我可就不懂了。”
“瞧你心胸,似也非是不肯任事之人。”
“那缘何未凭那书信,找来我军中相投呢?!”
“是不愿屡职军旅,还是另有旁碍......”萧顿,专侯应元说与。
“呃......”
“惭愧,说来惭愧呀!”
“这......,这事儿,我若说了,怕是又惹国公笑话。”
阎应元表情笨拙。
“其实,只因我这人脾气倔拗迂腐,不愿走门子,凭是什么关系钻营来谋官位,我这心里多少......,呃......”
应元吞吐词言,不知怎好对付说头儿。
闻之,萧自笑颜更甚。
“哈哈哈哈...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