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三爷点点头:“好!马夫,把枪都发下去!”
“是!”
马夫和大肠抬来木箱,将枪支、手雷分发给每位兄弟。
这群兄弟,正是去年和陈三爷一同在暹罗对战巴颂和周之春的那群人。
谁也没想到,那次火并,是战争前的演练。
跟巴颂的毒贩拼过,跟豆蔻山的毒贩交过火,经验丰富。
是什么让陈三爷突然萌发了自己组织队伍抵抗鬼子的念头?
因为在26号至30号之间,发生了两件事:
一个是38师突袭日本机场,成功了,把鬼子打得蒙头转向,还获得了大量军事情报,说明鬼子并不是无懈可击,这场战斗很提升士气,虽然最终38师退出天津,战役输了,但战斗赢了。
另一件事,更奇特,1935年通县不是成立了什么“伪冀东政府”吗,大汉奸殷汝耕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出任主席,下辖一个“冀东保安队”,其实就是汉奸武装队伍。
七七事变爆发,平津被围,“冀东保安队”这个汉奸团体,竟然起义了。
汉奸都受不了了,国耻家仇,汉奸不当汉奸了,决定反戈一击。
“冀东保安队”大队长张庆余和二队长张砚田,振臂一挥,向鬼子开枪。
鬼子又被打蒙了,汉奸太不可靠了、人品不行,立马组织队伍反扑张庆余、张砚田。
张庆余和张砚田可能是受过日军训练,对日寇的打法和武器很了解,竟然没有被击溃,还活捉了汉奸头子殷汝耕、击毙了日寇特务细木繁。
这个插曲,可谓是平津保卫战中特别离奇的一幕。
陈三爷一开始心里也没底,他又不是正式军人,他也没上过战场,不是他怕死,而是他得考虑周全,一向以“鸡贼”着称的他,肯定要做到知己知彼,否则就是带着兄弟们去送死。
有了“冀东保安队”起义和38师突袭日本机场这两件事,陈三爷心里有底了,只要够灵活、够机动、够胆量,就能和鬼子周旋。
更何况,蕉爷死活不走,他得陪着蕉爷,能陪多久算多久。
于是,他下定了自己组织队伍打鬼子、除汉奸的决心。
津门当时有很多亲日派汉奸,先从这些汉奸下手。
和郑小俊那边的人马会合后,总计四十人。
四十条枪,29号这一夜,焚香发誓,陈三爷把珍藏多年的一坛竹叶青拿出来,大家每人倒了一碗。
陈三爷举起大海碗:“凯旋作国士,战死为国殇,杀一个,算一个!干!”
“干!”众人举起大碗,一并喝下。
下半夜,陈三爷率领锄奸队,大开杀戒。
他怎么能精准地知道谁是汉奸谁不是汉奸呢?
别忘了他是干啥的,津门第二商会会长,虽然现在不在职了,但会员名单、每个人的尿性,了然于胸。
他还在政府里待过,谁亲日谁反日,他门儿清。
依照名录,把津门亲日的奸商、保安队长、政府文员,一一击毙。
至30日深夜,总计击毙42人。
杀完,就躲进了法租界。
当晚,38师最后一个分队也退出天津。
至此,平津战斗结束,北方两个最大的城市沦陷。
一切都太快了,从7月28日日军发动总攻,到7月30日,总计2天,平津沦陷。
2天,2天……我平津同胞就生活在日寇的铁蹄下了。
很多高官、商人,根本就没来及逃跑,平津已在日寇的魔爪之下。
没有制空权,是多么可怕。
日军的飞机狂轰滥炸,首先摧毁军部和电台,让29师各部失去联络,各自为战,很快就被日军逐一歼灭。
29军总计10万余人,被日寇3万人击溃。
平津失守,宋哲元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,但如果细究,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吗?
装备落后、战术落后,根本无法应对日本空中、地面协同作战的进攻方式。
积贫积弱的后果,在这一刻,暴露无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