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在附近转了一圈,没一会儿找到了一座日军就在江面附近的临时机场,但是并没有看到飞机。
他想到来都来了,直接俯冲下来,对着机场的建筑就是一通扫射。
来回几下,发现无法彻底破坏机场后,他就失去了兴趣,就没有继续在这里浪费时间,转而调转方向向东去寻找大部队。
不过没两分钟,他就遭遇了一架飞机。
他以为又是日机,结果凑近一看才发现不是日机,而是友军,因为那是一架p51战斗机。
仔细一看,发现是14大队第40中队的。
只是这架p51战斗机的状态不是多好,飞机冒着黑烟,机身上有多处弹孔。
别看p51战斗机的各项性能不错,尤其是这款p51d战斗机,在欧洲那边杀疯了。
在太平洋战场和中缅印战场却装备的不多。
此时太平洋战场那边总共不超过一百架,中缅因战场只有第六路军才有。
哪怕是美军第10、第14航空队,装备的也是p51b\/c型。
在有一点上,p51战斗机不如p47战斗机,那就是防护力。
因为p51战斗机是p47战斗机和喷火战斗机之间的最佳折衷。
p47战斗机是盟军战机最高防御力代表,而喷火战斗机则是盟军战机最高综合机动性代表,p51战斗机就是这两款战斗机的折中最佳选择。
p51战斗机具备盟军战机最高水平的高速巡航性能和最高操控性,同时其生产和后勤成本大大低于p47战斗机和喷火战斗机。
这样一来,p51战斗机就在防御力和机动性上达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均衡。
而且航程还大,这可比腿短的p47战斗机和喷火战斗机好了很多,成为了b17、b24、b29等远程轰炸机的最佳护航战斗机。
虽说性能上有着较不错的均衡性,但防御力肯定不如p47战斗机。
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。
在之前的那种混战中,虽然p47战斗机机动性差了些,但是战场生存能力无疑要更强。
在看到友军战斗机状态不佳,以及得知主战场那边的战斗都快结束的情况下,他便选择护送这架p51战斗机返航。
就在牛国栋之前被日机追着远离主战场到遇到受损的p51战斗机时,主战场那边可谓是一片腥风血雨。
不知道多少架中日战机从天上掉落,总的来说,日军掉落的飞机是中国空军的数倍。
在经过初期的混乱中,遭到重创的日军战斗机开始按照战前的计划执行。
即四式疾风战斗机和一式战斗机在中低空缠住中国空军主力,二式钟馗战斗机则是拦截高空的轰炸机。
但这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。
日军虽然出动了35架疾风战斗机,但王牌飞行员太少,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也少。
可中国空军这边却是王牌云集。
王牌飞行员主动去找上了日军的新式战斗机,直接上演捉对厮杀。
臧锡蓝和他的僚机飞行员驾驶着两架p51战斗机一开始就杀向日军的疾风战斗机,在最开始的俯冲击落一架日机之后,他们就遭遇了2架疾风战斗机的偷袭。
但疾风战斗机的偷袭并没有成功。
接下来就是2V2时刻。
“长官,他们在向上爬升。”
躲开偷袭的僚机飞行员看向离开的疾风战斗机,有些疑惑。
不过臧锡蓝很快就意识到不对,“不好,他们不是要爬升,而是想转向俯冲。”
这是日军一式战斗机惯用的战术。
因为日军一式战斗机的爬升速度很快。
日军飞行员除了会利用这个优势爬升追击或者躲避外,还会来个急速爬升,然后向左转向,一个回旋,就能快速调转方向。
这个时候日军飞机就会发起俯冲攻击。
反观中国战机因为爬升能力差了些,反应也会有些迟钝。
等日军飞机完成机动动作,中国战机无论是继续爬升,还是转向俯冲逃离,都会很吃亏。
好在臧锡蓝及时反应过来。
同时他意识到无线电里的声音太吵,僚机飞行员不见得能听到,连忙用手势指引。
后者见状,加上看到臧锡蓝飞机的动作,瞬间明白怎么回事。
两架飞机随即开始加速飞行,同时给发动机提速争取时间。
在这个时候,天上那两架疾风战斗机真的调转方向并俯冲下来。
可因为经验不足,两架疾风战斗机在距离臧锡蓝二人飞机四五百米的距离就开火。
臧锡蓝二人已经能看到日军机炮喷射的火光,不过两人并没有多担心。
随着飞机加速转向躲避,疾风战斗机的机炮炮弹落在了臧锡蓝二人的野马战斗机身后。
就连两架疾风战斗机也因为急速俯冲,已经来到了二人飞机的下方。
等日军飞行员意识到了攻击失败且处于不利位置的时候,当即想着再次爬升,制造第二次进攻机会。
可臧锡蓝二人又不是傻子,不可能让日机再次爬升,果断就俯冲下去,直接朝着那两架准备爬升的疾风战斗机猛扑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