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豆看书 > 都市言情 > 唐奇谭 >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认定

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认定(1 / 2)

然而,在破败院落的主体建筑内,却是别有洞天一般的空旷整洁;仅有多枝莲瓣的鎏金铜灯,磨光水晶的垂花罩子,平托金蟾的瓜纹银熏炉,正散发出袅袅的桂枝与松柏的香气,像是流泻的水波一般散入地面纹理。

在这间空旷的静室内,从镜台宫大殿宴会上悄然离开的,宗伯梁鸿渐、大司马梁元熙、广府都团练使梁慕颜等,一干南海宗族的年长者;却围绕着一名黑白鹤氅、青玉别簪与华阳巾的中年人,轻声细气讨论着什么。

这名修行打扮的中年人,看起来口阔脸正、仪容堂堂;举手投足自然流露坚毅果决风范,声音不大而富有条理;别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威仪和气势。眼神顾盼间,无论是宗伯梁鸿渐、大司马梁元熙,都未尝与之正对。

然而,就在这处特殊的静室外墙,廊柱之间看似空无一人,却在视野盲区和阴影中,隐伏着若干蜷缩成团、成片的生命体征,以及似有若无的低微呼吸;若非这些生命体征如此旺盛和强烈,几乎会让人以为是尸体

随后闪现在梁上暗角的江畋,在“放大”和“入微”模块的双重加持下,很容易就听见他们,刻意压低声线的私密攀谈。只是,其中大多数是没头没脑的只言片语,或是令人不明所以的陌生人名和内府公务、阴私杂事;

直到宗伯梁鸿渐突然得到,外间送进来的口信。不由主动提起刚刚抵达的东海公室,以及出现在宴会上的南海世子;皱着眉头道:“嗣君……未免有失体面了,居然如此迫不及待的,当众拉拢和亲近那位通海少君;”

“嗣君怕是有些着急了。”道装中年却是波澜不惊的道:“想必是镇海、宁海各家,都要置身事外,或许不太看好他了。近些年的君上,对膝下诸位郎君,亦是恩宠有加,不断的委以要任,或是令其分镇公领别苑。”

“右宫大妃门下,亦是因此聚附了不少亲族门党。相比之下,小韦世妃的家门,却是与嗣君有所离心离德;如今更无嫡生的子嗣,又谈何提供应有的助力呢?彼消此长之下,就算嗣君无过,自会有人动摇和慌张。”

“这么说,本家的嗣君是急于攀结东海一门,以为声势和奥援了?”身为公室四领之一大司马梁元熙,意味深长的接口道:“为此不惜放下身段与尊荣,也要当众讨好这位东海少君?这未免有些利令智昏的逾越了。”

“其实吾以为,嗣君未必是利令智昏。”然而,很少开口的广府都团练使梁慕颜,脸色凝重的主动回应到:“因为在各方传闻中,那位东海少君的确是有异于常人之处;尤其当地传言,他得以非常际遇而性情大变。”

“何止是性情大变啊!”宗伯梁鸿渐微微皱起眉头道:“据说他自持得了超常的手段,不但大肆贬放、斥退旧臣,减除异己;罗织和扶植内外党羽,就连那位主父(通海公)都因此退养宫中,将内外诸事尽付与之。”

“此后,他更是籍着大婚之际,将之前纵容为恶的酷吏、幸臣和佞党,假以主父侧近的蒙蔽、祸乱之故,尽情一扫而空;由此翻覆成败的手段,大收内外人心;就连原本屡谏不果,斥退、告老的老臣都重归麾下。”

“一度,连本家派去示好和施以援手之人,都被这几位元老宿臣,毫不客气的严词驱逐了。这种在世人面前蛰伏隐忍多年,又翻云覆雨、一鸣惊人的手段,怎能不值得宗家格外重视一二呢?嗣君自然也不免俗的。”

“可是,夷州相距广府海途遥遥,未免有些鞭长莫及了。”大司马梁元熙又皱眉道:“若从海潮和陆路上的远近,尚且还不如天南的静海一门;又能够指望什么?难道还能悖逆承袭百年的宗藩体制和国朝法度不成?”

“莫忘了,这位少君疑似还有超凡显圣的人前手段。”道装中年不动声色的提醒道:“这也是本家一直要探究明了的巨大干系;只可惜,夷州岛上防范甚严;无论是四海卫的人,还是当地的眼线和暗子都不得要领。”

“……”听到这句话,众人的脸色和表情不由一滞;或是露出凛然、忧虑或忌讳的颜色。“此番正值宗家大祭之故,难得令其远离了藩邸的遮掩。”道装中年这才继续道:“或许才有机会,令其露出一些端倪和征兆。”

“都团!”道装中年将他们表情和反应,逐一尽收眼底之后,才突然点名广府都团练使梁慕颜道:“据说只在夜间作祟的蜃雾,还有吃船的鬼藻,已移到东海主要航路附近,并且令夷州公室的东海船队,给撞见了?”